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简报 >> 正文

河北沧州师院打造“特色高地”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05-21 [来源]: [浏览次数]:

河北沧州师院打造“特色高地”

日前,《环球时报欧洲版》大幅报道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和成果,转载如下:

河北沧州师院打造“特色高地”

2017-05-17环球时报欧洲版刘用良分享

【刘用良】位于古运河畔、沧州西郊的河北省沧州师范学院(如图),占地面积47.6万平方米,现有16个学院,38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史、理、工、管、经、法、艺、教育等9大学科门类,全校有1.3万余名师生,是沧州市两所本科大学之一。

该校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美术学院,是一座回字形庭院式建筑。该院院长王川进介绍,沧州师院决策层经多方考察论证,确定了“突出特色、提升短板、引进人才、增设专业”的发展战略,重点打造“专业特色高地”。2010年,沧州师院晋升本科院校后,美院首届招生360余人,之后连年递增,至今已是拥有1916名学生的的教学单位。不算公共课教师,仅专业教师就有62名。其中有8名国家级美协、书协会员,21名省级会员。

沧州师范学院还打出一批“地方特色牌”,其中包括仅用382天就建成的“齐越教育研究中心”。齐越是中国现代第一位著名男播音员、新中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是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齐越1958年下放沧州农村劳动,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回京后,齐越一直不忘沧县姜庄子村民真诚相待的恩情。1993年病逝后,齐越的家人遵照其遗言,将其骨灰撒在姜庄子的土地上。基于此,以党委书记陈西峰为首的沧州师院决策层决定筹建齐越教育研究中心。齐越教育馆共有7个展区,展出了212件文物、177张图片、103段音视频。

2016年11月14日,由教育部语用司主办的“京津冀语言传播暨齐越精神研讨会”在齐越楼举行。来自全国传媒界的60多名专家、学者和行政官员齐聚于此,参观齐越教育馆,观看由该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四幕话剧《热土难离——齐越在沧州农村的故事》。中国现代播音界前辈、著名的播音艺术家葛兰、关山、方明、虹云、国家教育部语言应用司司长姚喜双、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鞠萍、朱军等来参会。央视综艺频道和新闻频道曾2次报道了沧州师院建设齐越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经典诵读传承优秀文化的事迹。

作为齐越教育研究中心的后续成果,沧州师范学院以“弘扬齐越精神,开展经典诵读,打造书香校园”为宗旨开展的系列特色活动正一幕幕拉开……今年3月,国家教育部网站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沧州师院又有5个新专业获批: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视觉传达设计、政治学与行政学、书法学。沧州师院奉行“特色办学”思路已实现“良性循环”。中国武术培训基地、国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试点单位,也在此“安家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