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简报 >> 正文

我校德育教授匡洪治来校讲学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11-17 [来源]: [浏览次数]:

学习十九大精神 重温邓小平理论

我校德育教授匡洪治来校讲学

沧州师院德育教授匡洪治来校讲学学习十九大精神 重温邓小平理论

11月15日,沧州师院可容纳1500余人的齐越大讲堂座无虚席,掌声阵阵。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应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邀,沧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我校德育教授匡洪治以“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朽的丰碑”为题,为干部师生带来一场深刻精彩的讲座。校党委书记陈西峰主持讲座,校领导牛芙珍、王双库、吴国君到场聆听。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匡洪治依据自己近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朽的丰碑》和《自信与开拓》两部专著的研究成果,系统阐释了邓小平理论的本质、内涵、产生的主要原因,全面总结了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的丰功伟绩,并列举了尚未解决的难题。

在讲述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领袖人物的历史贡献后,匡洪治依据大量史料回顾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他表示,邓小平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其实质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如何进行建设的理论,这一理论在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地回答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到根据国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飞跃,从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竖起了一座耀眼的丰碑。

匡洪治表示,邓小平理论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两手抓”“三步走”“硬道理”“翻两番”“摸着石头过河”......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精深思想。

匡洪治阐释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多种因素。他表示,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既有国际背景,也有国内原因;既有历史渊源,也受现实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为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邓小平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也是该理论诞生的一个特殊原因。匡洪治生动讲述了邓小平求学、革命和参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先进性和正确性。

匡洪治指出,作为政治家和理论家,邓小平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领导和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改变了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当前,我国人民已经稳定解决了温饱问题,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往开来,在习总书记带领下,我们正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昂首阔步,奋力前行。他强调,只要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一定能凝聚起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磅礴之力,书写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辉煌。

陈西峰在主持讲座时指出,匡洪治同志的讲座全面深刻,透彻详细,通过对邓小平理论的剖析,使我们对“四个自信”尤其是“理论自信”有了更形象、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是一堂针对性强、生动形象的思政课。他强调,扎实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今后还将继续创新开展学习活动,用十九大精神指引学校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