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简报 >> 正文

姚喜双教授为我校传媒学院师生讲解课题研究方法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4-02 [来源]: [浏览次数]:

姚喜双教授为我校传媒学院师生讲解课题研究方法

姚喜双教授讲课

为提升师生学术素养,调动申报科研课题的积极性,3月31日,国家语委原副主任,教育部语用司原司长姚喜双教授应邀来到齐越传媒学院,以《科研课题研究方法》为题,就如何打造高品质课题为该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讲座。党委书记陈西峰出席活动。

姚喜双教授以五句话概括了课题研究的要义,即“意义是前提、材料是基础、兴趣是动力、创新是关键”、规范是保障”。他指出,课题研究首先要找准意义。应该做好三个结合:结合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地方、学院情况以及专业特色,结合申请者的研究特长和方向。其次,要掌握详实的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谁掌握了材料,谁就有发言权。要注意日常材料的积累,即便是习以为常的材料,一旦纳入研究视野也可能成为宝贵的资料;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依据研究内容和条件选择适当材料,就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再次,要培养科研兴趣。兴趣来自对研究意义的理解和对材料的把握。认清选题意义才能产生探索动力;不断完善材料才能维持研究热情。第四,要开拓创新。创新同样源自选题的意义,同时也依赖于研究者独有的核心技术。处处留心皆有创新,别人没做,我们做了,就是创新;别人做了,但是我们比较深入,也是创新。第五,要注意研究的规范性。课题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要注意内容的充实,更要注意形式的规范。封面封底、目录的对应、参考文献的格式等细节都是影响课题质量的重要因素。

讲座后,姚喜双教授一一回答了与会教师的提问,并在齐越楼三楼会议室继续召开科研论文座谈会,对青年教师的研究项目进行逐一指导。“听完讲座,犹如醍醐灌顶,开阔了思路,也激发了我的科研兴趣。姚老师每一次来师院都让我收获颇丰。”传媒学院青年教师沙莎说。